塔学讲堂

雷峰塔地宫考古

世界文化塔网:http://www.sjtwhyj.com时间: 2025/11/11 来源: 网络 点击量:








   根据史料记载,雷峰塔建造的年代在公元972年-976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雷峰塔地宫的大部分都被一个铁函,也就是一个铁箱子占据着,在铁箱子的侧面,隐约可以看见一尊佛像。佛像被小心取出后,可以看到,这是一尊鎏金铜佛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释迦牟尼佛,他面容丰满安详,嘴角微微上扬略带笑意,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更奇特的是释迦牟尼佛所坐的莲花宝座,由一条盘龙托起,龙身缠绕在莲花宝座之下,龙爪张开,龙头上扬。打开铁函后,这次考古发掘中最关键的文物,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这是一座高35.6厘米,重1.27公斤的鎏金银塔。宝塔由塔基、塔身、山花焦叶和塔刹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捶揲成型,再整体结合。基座下面用方形银板封护,每个侧面都以菩提树和禅定小佛像作为装饰。塔刹则用精致的刹杆、五垂相轮和顶部的摩尼宝珠等构成。

   最为精彩的是在方形塔身的四面,都镂空雕刻着佛平生故事的画面。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雕刻,表现的是佛陀身为王子时,为救一只老虎和它奄奄一息的七只幼崽,舍弃生命,用自己的血肉喂老虎的故事。尸毗王割肉贸鸽的画面,表现的是佛陀身为尸毗王时,为救护被鹰追逐的鸽子,以血肉之躯换取鸽子生命的场景。

   这些雕刻工艺精细入微,造型美轮美奂,塔身上的各种纹饰精美繁复,佛像姿态也是栩栩如生。

   有经验的考古专家迅速指出这是一座阿育王塔。阿育王塔因印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孔雀王朝第三代君王阿育王而得名。相传他曾建造84000座佛塔,来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所以有阿育王塔出现的地方总会出现佛祖舍利。

   透过镂空的塔身,发现在塔身内果然存放着一个小小的金盒子。

   结合文献记载以及雷峰塔遗址发现的《华严经跋》残碑中记述,这座阿育王塔供奉的,很可能就是佛螺髻发舍利。

   为了尊重宗教信仰以及保护文物的完整性,考古专家们并没有将佛螺髻发舍利从阿育王塔中取出,而是原封不动地留在了阿育王塔中。(以上为考古文章节选内容)















版权所有©世界塔文化网 艺术设计:金刚手艺术工作室 技术支持:众旺互联